天天信息:曹操生性多疑,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誓死效忠?最后一个原因最关键
众所周知,曹操是个非常多疑的人,而且杀戮成性,但是他的将士、谋臣却都对他很忠心,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难道是曹操对待士兵们很好吗?虽然不太敢相信,但确实有这个原因。
曹操对待士兵
在官渡之战的时候,看到士兵们非常辛苦地行军,浑身都是伤疤,脚上的鞋子都磨破了,只好光着脚赶路,曹操非常心痛。曹操就亲自跑过去和士兵们嘘寒问暖,亲切慰问,还向他们保证十五天之内一定结束战斗。当然这个保证是有点假了,事实上最后也没有做到,但是能走到群众中去的这个举动还是很值得赞赏的。
亲民也许就是士兵们愿意跟随他的原因吧!
曹操对待降将
曹魏的领土扩张依靠的大多都是攻城略地领土吞并,因而曹操手下的很多武将都是来自于四面八方的降将。打败吕布收服张辽,击败袁绍得到张郃,夺取荆州招降文聘,团灭马超招揽庞德。这些人都是曹操后来的得力干将,其中最出色的自然就是张辽张文远了。要说起张辽的经历,和吕布差不多,他起初跟随丁原,然后跟随董卓,之后效力于吕布,最后投降曹操。有这样一个复杂经历的一个将领为何会获得曹操那么大的器重呢?
其实张辽之所以会被重用并不光是因为他的忠勇,其实主要还是他的军事能力。张辽威震逍遥津,八百人赶走了十万人,可以说是军事界的奇迹。还有一次,张辽奉命平定鲁国,队友夏侯渊死心眼就是准备强攻,结果三个月下来,城没攻下来,粮食快吃完了,正准备撤军。张辽这个时候站出来出主意说:"这几天我一直在观察对方的动静,发现他最近射过来的箭一天比一天少,我觉得敌军有可能有撤军投降的意图。”于是张辽派人去劝降,果然成功了。这次战役结束后,他回去见曹操,曹操怪他太仁慈了没有大将风范。张辽认了错,但也不忘拍马屁:“正是因为您威震四方的威名,我带着您的指令去讨伐鲁国,鲁国的昌豨不敢加害我,他不是向我投降,而是向您投降啊!”曹操听到这么高情商的回答,非常欣慰。
张辽智商、情商以及武力值都很高,但是曹操却不会因此而怀疑他,这是什么原因呢?除了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理论,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张辽的交际圈比较窄,没有几个将士跟他关系好。也许是因为他易主频繁,也许是因为他鹤立鸡群,也许是因为他居高自傲,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缺点,曹操用他才更放心。
而张辽也是非常感恩曹操给自己的立功机会,感觉换了那么多任老板终于找到明主了,当然愿意死心塌地卖命立功了,所以古代六十四名将中才会有他的一席之位。
让有能力的人有机会竭尽所能建功立业就是曹操把控住这些大将的原因。
曹操对待投奔的人
众所周知,荀彧和郭嘉是曹操前期的首席谋士,他们起初原来都是袁绍手下的谋臣。曹操了解他们的才能之后,不由分说都委以重任。荀攸、钟繇、陈群等人都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这些人都为曹操的成功贡献了很多功劳。曹操任人唯才是举,不过分苛求做人的品格,比如郭嘉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做人却非常糟糕。俗话说,“不聋不瞎,没法当家”,曹操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
郭嘉经常酒后狂言,行为放荡,而且特别爱撩妹,这一切都被耿直的陈群看在眼里。陈群经常找机会向曹操检举郭嘉的行为,但是曹操从没有在意,每次都只是一笑而之。面对曹老板这样宽容的待遇,郭嘉这样性格放荡的人非常开心,自然非常愿意在他的帐中效劳。
再说另一个人,官渡之战中袁绍本来是压倒性的强势,直到一个人的倒戈瞬间改变了局势,这个人叫许攸。许攸是曹操幼时的玩伴,听到他来投靠自己,非常激动,鞋子都来不及穿,头发都来不及梳理,穿着睡衣光着脚就出去迎接了。效仿当年的周公旦一样,面对人才,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正因为曹操对待人才都非常上心,所以才会有很多贤能的人士慕名来投。当然这位许攸最后的结局并不好,因为他为人过于自大狂妄,被曹操当做反面教材杀掉了。
文臣谋士在乎的是礼遇,所以曹操尽力就给到他们想要的,谋士们就愿意全力以赴为他效劳。
曹操真正的手段
以上那些都是曹操的表面上的儒雅的手段,但其实他礼贤下士的背后有着一套自己的狠毒手腕。曹操的军队管理实行错役制,就是把士兵和家人分开来,家人住在东边,当兵的就去西边,家人住在西边,当兵的就去东边服役。这种兵役制度被人称之为对待自己人的“离间计”。
对于士兵来说,基本上意味着,一旦踏上征程就很难再见家人。如果自己死在现场上,家人却能活下来,如果一旦叛逃,家人就会被处刑。在这样的压力下,有几个将士敢投降敌人?
对于这项制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有如下记载:
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至于御将自古少有。
意思是,曹操的这种离间骨肉的治军方式极为残酷,世间少有。
但是就是这种治军方式延续了魏国近三十年的寿命。孟达本来是蜀国将领,后来投降魏国,不光自己来了,还带来了四千士兵。而魏国投降蜀国的夏侯霸却是孤身一人前往投降的,没有一个士兵跟随他,是因为他不得人心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士兵自己的父母妻儿都在魏国,根本不敢做出格的事情,更别说投敌叛国了。夏侯霸之所以叛逃,那是因为受到司马家族的迫害。
虽说魏国有如此制度,但也不是完全不通情理地执行这项没人性的制度的。关羽水淹七军,于禁被迫投降,曹操也并没有因此而杀害于禁的家人。因为于禁并不是主动叛变,都是战局所迫,算是人之常情,曹操也记得于禁的功劳,留了一分情面并没有赶尽杀绝。
这个制度也是曹操的将士们死心塌地为他效劳的原因。
多疑是奸雄的本性,但是曹操这个奸雄却能用合理的方法来对待手下。因而所有人都愿意死心塌地为他效劳,哪怕他是个嗜杀的主公。
曹操用人的手段中,有许多值得现在的我们学习的地方,聪明的你一定也学到了一些!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为历史点赞!
责任编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