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的人,多半是这两种心态
前几天,和几个在县里的同学小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张同学刚到饭馆,就接到了母亲的电话:“今天回家吃饭吗?”
“妈,我很忙,你管我回不回家吃饭?”
隔一会,张同学接到上司的电话:“明天八点半,把报告给我。”
“好的,请放心。”
非常明显,张同学对上司、母亲是不一样的态度。
不得不说,很多人活成了这样:“对亲近的人,苛求太多,跟陌生人,反而相敬如宾。”
其中的原因,看起来很复杂,其实是“心态”在作祟。
01
“对外求发展”的心态: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灌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生活智慧。
长大后,也学了很多的社交方式,也被一些心灵鸡汤影响到了。
社交大师卡耐基说:“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总是希望,用最好的态度对别人,就能顺利挤进某些圈子,得到某些的人帮忙。
事实也是如此,你敬人一尺,人家才有可能敬你一寸。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走到了小雷音寺。
黄眉妖怪假扮成佛,欺骗唐僧师徒,然后困住了师徒一行。
孙悟空有天大的本事,但是对于黄眉妖怪,却无计可施,也不知道去请哪一路神仙,才能解决问题。
忽然,西南飘来一朵彩云,有人在彩云上喊:“悟空,你还认得我么?”
孙悟空见状,赶紧行礼,说:“东来佛祖哪里去?弟子失回避了,万罪!万罪!”
与此同时,孙悟空也猜测到了,小雷音寺里的妖怪,其靠山就是东来佛主,但是他没有揭穿,也没有愤怒,仍旧保持讨好的姿态。
为什么孙悟空对东来佛主保持和气,理由应该有三个。
首先,东来佛主是如来的弟子,并且很可能要继承如来的衣钵。而孙悟空在大闹天宫的时候,被如来镇压在山下几百年,教训总是有的。
然后,这东来佛主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孙悟空是不太明白的。并且,习惯性往好的方面去想,也预示着东来佛主是来帮忙的。
最后,不讨好别人,别人又怎么会帮忙呢?这份人情,得想办法留住——一个笑脸,一句阿谀奉承的话,一些认同感,总是需要的。在人家帮忙之后,总得说“谢谢”。
人在社会上,不管本事多大,低头求人的时候,总是有的。就是高高在上的人,也担心低处的人联合起来,撼动自己。
对外人保持和气,就是期待“人多好办事”,自己以后的路,能够顺顺利利的。更期待,在众多的人之中,会有贵人出现。
02
“对内求安慰”的心态:人在家庭里,希望有人懂得自己。
父母,似乎一直对我们“有求必应”。
买玩具、零食,上学的费用,穿衣等,父母都会代办,还怕我们不太满意。
就算我们走进了社会,自己能够工作赚钱了,父母还在牵挂,常常问:“需要帮忙吗?”
我们成家了,父母就变成了带娃的老人,并且无怨无悔。太多的父母,在带娃的时候,不要保姆费,还倒贴钱。
兄弟姐妹,和我们一起长大,从小就争夺饭菜,翻脸的时候也有,但是很快会和好,毕竟血缘关系摆在那里。
夫妻相处,床头吵架,床尾和好。哪有什么好计较的。就是你愤怒了,爱人也会哄一哄你,甚至给你做一顿好吃的。
不知不觉,我们就明白了:对亲人暴躁,没有关系,反正不会因此就闹掰,也不会分离。
歌曲《红玫瑰》里说:“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因为亲人总是爱你,因此你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事实上,我们还形成了一种“依赖”思想:在委屈的时候,希望亲人能懂得自己。忽视了个体之间的不同。
通常,我们有三种期待:我们缺什么,亲人就给予什么;我们难受什么,亲人就安慰什么;我们犯错了,亲人还要理解和包容。
如果我们的期待,无法得到满足,那就立马会暴躁,无法接纳眼前的情况。
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里,白骨精三次变成普通人,靠近唐僧,都被悟空识破了,并且及时制服。
唐僧认为,悟空打了凡人,这是作恶多端,于是把孙悟空赶走。
赶走悟空的时候,唐僧多次发怒,说:“这泼猴越发无礼;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
悟空要拜谢唐僧,唐僧却躲避,说:“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
为什么唐僧对悟空暴躁,还把悟空曾经救过他的事实,全部不放在心上呢?
“100-1=0”定律告诉我们,对亲人好了一百次,但是有一次不太好,就会把前一百次好,统统忘记。因为所有的好,都是理所当然的,并没有挂在心上。
忘记了亲人的好,因而错误、失望就可以无限制放大。
不觉得,我们对亲人的要求,太多了吗?也应该看一看,亲人不是完人,不能让你百分百、一辈子都满意。
03
春秋时的某一天,子夏问:“老师,什么是孝。”
孔子说:“色难。”
对亲人和颜悦色,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别知道太晚。
当你对亲人暴躁的时候,亲人也会伤心,只是泪水不会流给你看。
尤其是父母,在你暴躁之后,深深责怪自己,没有给予你更多的帮忙。
你可以对外人和气,但是对亲人的也应该和气,学会有商有量,言行有尺。
多换位,能知道亲人的难处。
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人生,也能理解亲人为什么不懂你,不能帮你。看明白了,内心就释然了。
多感恩,能感触亲人对自己的好处。
不要因为一次不满意,就忘记亲人所有的好。常常回想一些幸福的画面,你的内心会温暖。
我们终其一生,能治愈和无限制收留自己的,就是家庭。
不管在外面混得好不好,整理好心态,再回家,好吗?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关键词: